中东战火突兀,风起云涌,油价正站在悬崖边缘!
智库指出,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的“最坏情景”发生的概率在一天内从7%升至17%,这意味着油价或飙升至120-130美元/桶!
霎那间,霍尔木兹海峡——全球20%石油供应的咽喉要道——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以此同时,西方吃瓜媒体则幸灾乐祸,说中国的经济生死系于霍尔木兹海峡,假如霍尔木兹海峡,中国就真得吃不了兜着走。果真如此?
此山是我开 此路是我开 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钱!
地球陆上有悍匪山路抢财,海上则是海盗海峡劫物。人们对陆地上的险恶关隘了解甚多,但鲜有熟悉海上海峡者。
人类对海峡的发现和认识,历经漫长过程。宗教统治束缚下的中世纪,多数海峡不为人所知。
海峡(Strait)者,是由海水通过地峡的裂缝经长期侵蚀,或海水淹没下沉的陆地低凹处而形成的,通常位于两个大陆或大陆与邻近的沿岸岛屿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。
霍尔木兹海峡(Hormuz Strait)
世界著名“石油宝库”波斯湾与阿曼湾之间隔着一条“人”字形狭窄水道,便是霍尔木兹海峡。
霍尔木兹海峡在古代就是欧亚各国间从事贸易的中转站。海峡北面的霍尔木兹古城曾是从欧洲到东方的陆路交通要站。马可·波罗1271年从威尼斯前往中国就是先到达霍尔木兹城。
该海峡北岸伊朗,有著名的阿巴斯港;南岸是阿曼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。因其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,霍尔木兹海峡素有“海湾咽喉”之称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。
明永乐三年起(1405年)至宣德八年(1433年),太监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、27400名士兵和水手组成的远洋船队,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,穿越马六甲海峡,横渡印度洋,航行范围南至非洲东海岸,西至红海沿岸。
其中,第三次航行中首次抵达了位于波斯湾湾口的忽鲁谟斯王国。
忽鲁谟斯王国,在西方文献中又被称为“霍尔木兹王国”(Ormuz)。霍尔木兹王国在公元1302年遭受来自西北方蒙古—突厥军队的侵袭。位于伊朗克尔曼和米纳布地区的王都遭到摧毁。因此,霍尔木兹王室决定离开大陆,将王都迁往海上,遂称“新霍尔木兹王国”,即《郑和航海图》中所题的“忽鲁谟斯”。
《明史》中对于“忽鲁谟斯”的评价是“西洋大国”,而且“命郑和赍玺书往诸国,赐其王锦绮、彩帛、纱罗,妃及大臣皆有赐。”而且,据载忽鲁谟斯使臣在永乐十年、十二年,宣德五年、八年向明朝皇帝进贡马匹等物品。永乐、宣德时期明廷与忽鲁谟斯王国交往十分密切。
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,外交上的密切往来,使节派遣之频繁反映了国家实力的雄厚。14世纪中期至15世纪末,新霍尔木兹王国的势力不断扩大,代替了基什岛政权,垄断了整个波斯湾湾口的贸易进出口。其领土大致包括了今天波斯湾南北沿岸的卡塔尔、阿联酋、阿曼和伊朗南部地区,造就了一个围海而居的海洋文化政权,它在印度洋和西亚大陆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中转角色。
历史记载,郑和舰队曾忽鲁谟斯岛设立过五个官厂,即明廷的船队基地。(等同现世美帝在全球80个国家建立的800个海外军事基地)
一脉相承,大天朝与霍尔木兹王国以及后世的伊朗,四海之内皆兄弟,死生契阔,焉是西方殖民者能想象的。
霍尔木兹海峡与中国经济
西方吃瓜媒体说,霍尔木兹海峡,夹在伊朗和阿曼中间,真是波斯湾通向外面唯一的出口。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都得走这条路,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也大部分依赖它。要是霍尔木兹海峡给堵上了,中国的油轮可就回不来了,能源安全的警报肯定要响起。
其结论是,中国的“七寸”在于霍尔木兹海峡。奈若何?
杀敌一万,自损八千。霍尔木兹海峡真被封锁,油价飙升120美元以上,对于摇摇欲坠的美国欧盟经济而已,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;那么,中国会遭受欧美同样命运吗?
狡兔三窟,中国早就开始策划应对之策了。
这些年来,借着“一带一路”,天朝搭建了不少陆上能源通道。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,早在2019年就开始通气了,每年能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这可真是个大手笔!
中缅油气管道早就搭建好了,直接从缅甸的港口通往云南,能运输原油和天然气。
北极航道,天朝也已经开始尝试。2023年7月,中远海运的一艘货轮就走北极航道,从俄罗斯运货回上海,比起老套路少十几天。
当然,说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还真不容易。
19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,伊朗曾说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油价飙升。结果伊朗没去封锁,为什么呢?封了海峡,自己受伤,石油卖不出,国家经济垮掉,得不偿失。
2008年,索马里海盗在亚丁湾闹得凶,中国派海军护航舰队,护航了一千多艘商船,把航线稳住。现世中国海军有能力搞定全球航道。
天朝军方和智库也对海峡被封锁进行过模拟。推演得出的结论是:中国可以依靠陆上通道和储备撑3到6个月。同时,海军会立刻出动进行反制,逼着对方退走。
舟货满载 通江达海!ASA LINER
电话 :18929326277
邮箱 :lisa@asaliner.net版权所有
粤ICP备2025386516号